学校简介 磐安,素有“群山之祖,诸水之源”的美誉。她的灵山秀水,在孕育了“中国香菇之乡”、“中国药材之乡”、“生态示范区”的同时,也孕育了安文镇中心小学这颗素质教育的璀璨明珠。1908年,在延续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即将崩溃的时刻,文明之风也吹进了偏僻的磐安,安文小学在美丽的磐安大地诞生了。经历近百年的沧桑,经过几代安文小学人的不懈努力,她终于成长起来了!她现有33个教学班,1897名学生,一所附属幼儿园,在园幼儿300名,成为当今磐安县规模的小学。近年来,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,坚定“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展、培养特长”的办学理念,围绕“德育为首、科研为导、素质为本”的办学指导思想,强化了硬件和软件建设,做到软件不软,硬件过硬。一所现代化学校的风姿正在逐渐展露。学校以教科研为突破口,深化教育改革,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近年来,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、省、市级的十几项教改实验课题:《家庭教育研究》、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理论与实践》分别被列为国家、省“九五”规划重点课题,其研究成果有多项获奖。一批科研型教师脱颖而出。近三年来,有260多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奖。学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,已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必修课、选修课、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。学校在规范必修课教学的同时,1999年开始,从四年级起开设英语选修课;2000年开始,从二、三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选修课;全校各年级均开设了“礼仪”和“环保”选修课。学校的活动课程开设与管理日趋完善,建立了校、班两个层面的活动课课程体系,实施“6100”工程,以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。近三年来,学生参加竞赛,获国家省市县级奖的达400多人次。学校围绕“调整、充实、提高”的六字方针,努力改善了办学条件。近三年来,学校自筹资金240多万元,建立了多媒体教室、电脑教室、文印室、学生实验室、图书室和音体美专用教室,建成了双向闭路电视控制系统和数字化智能广播系统,充实了教学仪器设备,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了100%。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品位。学校现为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、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、浙江省书法教育实践基地、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浙江省教育强镇、金华市体育传统项目(乒乓球)学校、金华市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学校及金华市创安工作示范单位。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,一支作风过硬、素质优良、业务精干的教职工队伍,以他们的敬业爱岗、无私奉献、负重拼搏的精神铸造了安文镇小的希望与辉煌。回首往事,坎坎坷坷,创业维艰;展望未来,众志成城,前程似锦。安为镇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将以更高昂的姿态,更奋发的激情,更务实的作风,去开创更崭新的局面。我们坚信,不久的将来,在风光旖旎的文溪河畔,青松葱郁的螺山脚下,必将崛起一所全省的现代化小学。
磐安安文小学抓好“减负”课
“这样的备课,累,但是踏实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真正明白了课堂减负应该从备课开始。”这是磐安安文小学开学前集中备课时老师们感慨深、谈论多的话题。据悉,尚未开学,该校却紧锣密鼓地采用“五求”备课策略,抓好课堂减负“课”,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减负工作视频会议精神。一是时间上求主动。要求超前一周备课。一般教师可在参照教案基础上,经过自己的钻研思考,进行增删修改;新教师和轮执教该教材的教师则必须自备详案,绝不允许临教临备,甚至临教不备。二是内容上求扎实。要求老师们多次钻研教材,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的编写意图、结构体系、教学标准和实施建议,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、教学结构,用好各种教具、学具以及多媒体资源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合理利用教参和他人经验,先“研”后“参”,绝不能以“参”代“研”;对教案和他人经验则要结合班级实际修改运用,不可照搬照抄。强调“二次备课”,上课前要“复备”,教学后要反思,课堂中的亮点、异常点、新问题和典型错误等都要详细记载,教案的修改和批注内容要求达到60%以上。三是程序上求科学。采用“五步十字诀”:“阅读”——通览教材,把握内容;“深究”——深入钻研教材,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;“定点”——确定重点、难点;“理路”——理清作者思路、教路和学路;“切实”——从教材、教师和学生实际出发来选择有效的教法,指导学法,组织教学。坚持自主备课和主题探究相结合,个性备课和资源共享相结合。特别要重视后25%学生的学习帮扶,采取切实而具体的举措,增强教学的针对性。四是结构上求创新。提倡“35+5”课堂教学模式,每个教案必须有5分钟的时间预留给学生完成书面练习,减少家庭作业量,达到课堂减负的目的。同时,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要求,个人的教学风格,自主选择“35”分钟的教学模式,实现规定性和统一性的结合、课堂减负和提高质量的结合。五是举措上求落实。开学前务必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和周的备课工作。教导处提供统一地点,进行集中备课,并于开学两天内进行统一检查。以后,学校将会采取事先通知的明查和事先不通知的暗查相结合,实施全程的督查。另外,第二周将举行新教师了解性听课,以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。